后工業文明的顯著特征是第一產業、第二產業退居次席,第三產業占據重要位置,作為現代服務業和第三產業的龍頭,旅游業方興未艾,將成為世界第一大產業和最具活力的朝陽產業。未來,以體育旅游為代表的特種旅游將成為未來發展的亮點,作為旅游行業從業者,要把握住體育旅游發展的方向。
MORE地段價值是房地產最核心的價值,也是房企角力的關鍵點。對于依托特殊資源的文旅地產而言,城市近郊符合條件的土地資源原本就非常稀缺,更何況加上僧多粥少的白熱化競爭,拿地難度不言而喻。但是一旦項目遠離城市,必然會面臨銷售速度慢的難題。高層決策者經常會遇到這樣左右為難的兩個方案。
MORE雖然國家政策紅利不斷釋放,鄉村振興板塊一片藍海,但成功的鄉村振興案例卻仍然屈指可數,大部分鄉村改造停留在圖紙上,不能帶來預期的收益。落地性較差的原因分析總結有以下四點問題:
MORE實施鄉村振興戰略,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、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大歷史任務。推動鄉村文化振興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內容。我國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以來,鄉村文化振興取得明顯成效,但也有一些地方對鄉村文化振興不夠重視。新形勢下,應大力推動鄉村文化振興,繁榮發展鄉村文化,努力提高鄉村社會文明程度。
MORE2019年端午假期已結束,在已經公布端午假期旅游收入的18個省份中,貴州以109.73億元列旅游總收入排行榜第一名。根據排行榜中的數據顯示,3個省份旅游總收入超過100億元,分別為貴州、湖南、陜西;9個省份接待游客總數超過千萬人次。
MORE2018年年末,教育部印發了《高等學校鄉村振興科技創新行動計劃(2018-2022)》(以下簡稱《行動計劃》),引導高校深度參與和主動服務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。6月12日,教育部科學技術司司長雷朝滋在教育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,自《行動計劃》出臺后,各高校積極響應,已經有30余家單位制定了服務鄉村振興工作方案,13家單位成立了鄉村振興學院。下一步將引導高校在“雙一流”建設中,加大對鄉村振興領域相關學科的投入。
MORE康養市場作為農業一二三產業融合的樣式,每年蘊含至少1萬億元的市場規模,未來五年可能擴大8倍。想掘金,就不能不知道有三大類型。康養農業大有可為!
MORE在鄉村振興改造設計的時候,主要從空間體系,文化梳理,符號融合以及落地性等四個角度進行考量與設計。
MORE目前全國大多數景區還沒有足夠的二次消費,數據顯示,國內大部分景區的二次消費僅占景區收入的10%以下,近年來,旅游的發展可以用“迅猛”來形容,旅游產品門類繁多、形式不同,景區虧損,咱就不在提人家的傷心事了,虧損自有虧損的原因,但是,大多經營的虧損的原因,不是資源不好,而是不會掙錢,找不到合適的盈利模式,看著是個聚寶盆,就是不知道咋變成現金流,本文匯集景區一百種掙錢模式,拋磚引玉,希望各景區可以從中找到適合自己的盈利模式。
MORE